前數天在網上與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討論按投影是否具有「無需「屬靈技能」、與基督徒生命沒有直接關係的的單一工序」,引來很多批評或迴響。
禮拜天就剛好為 Hong Kong Hymn Society按投影片,還要是沒有技術性,一直按下去的那種。一直以來,對我來說教會崇拜的投影,就是提早數拍到一個小節按鍵,讓會眾與音樂互動,讓會眾不至於迷失在閱讀一大片文字之中。所以,我傾向在較後段才按鍵,讓會眾可以專注在音樂,但也有1-2秒的時間/一小節左右閱讀下一節的內容,預備心靈。
但接獲的意見是,我應該更加早按下投影片。我醒悟過來,在沒有詩歌集的情況下,加上唱新歌(以往從來沒有讀過歌詞)的情況下,我需要再早一點讓會眾可以預備心靈。因為,歌唱不能夠硬塞文字進會眾的口中,而是需要讓會眾咀嚼細味,消化後再唱出來。雖然,多數秒/數個小節不代表會眾能夠理解深入很多,但是做有預備的人,總比沒有預備的好。而且,以往的詩歌翻來覆去的唱,第一次不明白,過十年總會明白,但現在的詩歌數量太多,經常更換,很少有機會「吃回頭草」,所以歌詞預先提供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簡單的總結,新歌和舊歌投影片按鍵的時間應該不同,即提供預備的時間不一樣,特別針對較成熟信徒的時候,他們閱讀電子內容沒有年輕人來得快,需要更多時間預備。舊歌,則因為內容可以預期(或已有點印象),投影片可以相對較晚才播放,讓會眾可以與音樂有更多互動。新歌則最好讓會眾有更多心理準備,藉投影的節奏,鼓勵他們更加投入敬拜上帝。
我深信,按投影片需要牧養的心腸與技能。絕不是陳教授說得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