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極氧化加工及化學除油!
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在進行陽極氧化加工之前,工件上沾滿了大量的油,所以化學除油過程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重慶陽極氧化加工廠化學除油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除油用于去除在運輸或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無形油污、表面灰塵、微量防銹層和少量污染物。化學除油包括弱堿化學除油和酸性化學除油。
弱堿化學除油:
弱堿化學除油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因為它成本低,易于管理,溶液基本無毒,除油效果好,設備簡單。其除油原理是通過堿液對可皂化油污的皂化作用和表面活性劑對非皂化油污的乳化作用來去除這兩種油污。
由于鋁具有兩性,與其他金屬不同,堿的添加量受到除油溶液的限制。同時,為了防止鋁表面被過度侵蝕,還需要一種能在表面形成抑制膜。硅酸鈉因其良好的抑制作用和優異的滲透性而被廣泛應用于堿性除油溶劑中。但硅酸鈉的用量不宜過大,以免過度抑制清洗劑對鋁合金表面的除油作用,除油液中硅酸鈉含量過高也會增加洗滌難度。
堿性除油劑一般由氫氧化鈉、碳酸鈉、磷酸三鈉、硅酸鈉、表面活性劑等添加劑組成。這些成分的作用主要包括:
1、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是一種強堿,具有很強的皂化能力,但其潤濕性、乳化性和洗滌性交叉。氫氧化鈉對鋁合金有很強的腐蝕作用,用量少,一般在3~6g/L,氫氧化鈉也可以根據情況不添加。
2、碳酸鈉
碳酸鈉是弱堿性的,具有一定的皂化能力,但洗滌能力較差。碳酸鈉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發生水解反應產生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沖溶液的pH值,pH皂化反應不能在8.5時進行,pH>肥皂在10.2時水解。碳酸鈉對鋁的腐蝕作用很小,可用于配置鋁合金除油劑的主鹽。使用碳酸鈉時,要注意硅酸鈉的用量不要高,否則容易產生碳酸氫鈉,降低除油效率。
3、磷酸三鈉
磷酸三鈉呈堿性,具有一定的皂化能力和緩沖pH值的作用。同時,磷酸三鈉還具有乳化作用,是一種性能較好的無機除油劑,在水中溶解度高,洗滌性好,能使硅酸鈉易于從工件表面西部地區使用。
氫氧化鈉、碳酸銨、磷酸三鈉是化學除油中常用的三種堿性物質。
4、硅酸鈉
硅酸鈉是弱堿性的,具有很強的乳化能力和一定的皂化能力。正規酸鈉、偏硅酸鈉和液體水玻璃常用于化學除油。偏硅酸鈉常用于鋁合金工件除油劑的制備。偏硅酸鈉本身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當它與其他表面活性劑結合時,堿性化合物中好的潤濕劑、乳化劑和分散劑就形成了。同時,偏硅酸鈉對有色金屬也有緩蝕作用。但偏硅酸鈉的洗滌性能不是很好,所以在制備過程中不宜過量使用,應與磷酸鈉結合使用,以增強其洗滌性。偏硅酸鈉的劑應在水中使用。
5、乳化劑
乳化劑主要起到促進乳化、加速除油過程的作用。在堿性除油液中加入乳化劑可以去除非皂化油污。常用的乳化劑有OP-10、TX-10、油酸三乙醇胺皂平平加,6501、6503、磺酸等。用于黑色金屬或鋁合金的油酸三乙醇胺皂具有良好的除油效果,易于清洗,但易被硬水中的鈣、鎂離子沉淀。OP-10是一種很好的乳化劑,除油效果好,但不容易從工件表面洗掉。平加對皂化油和非皂化油有很好的乳化和分散作用,同時具有很強的洗滌能力。6501、6503具有良好的乳化發泡性能,用于硬水和鹽溶液,性能穩定,不會被鈣、鎂離子沉淀,但用量大于OP-10。
除上述主要成分外,除油劑還需加入適量的鈣、鎂離子絡合劑,以提高其除油效率,常用的絡合劑有檸檬酸三鈉、EDTA-二Na等。鋁合金除油劑在配制過程中還可以加入適量的硼酸鈉,以提高鋁合金的腐蝕性能。
就目前的技術而言,良好的堿性除油劑應該能夠滿足以下要求:
1、除油劑的各種成分可以快速完全溶解,同時應具有穩定良好的洗滌性能。洗滌過程中不會產生對洗滌效果有影響的副產品。
2、除油液堿度適中,不會對金屬造成明顯的腐蝕。對鋁合金來說,pH值在9~12之間。為了保持除油劑的穩定活性,還應具有較強的緩沖能力。
3、要想去除或分散油脂等表面附著物,必須具有優異的潤濕能力和較高的乳化能力。
4、除油液必須具有良好的抗污物再沉淀能力。
5、除油劑必須能夠大限度地抑制對基體金屬的侵蝕。
6、必須對皮膚無刺激性,完全無毒。
7、為防止金屬表面形成不溶性硬水鹽沉積,除油劑中應含有軟水劑。
8、必須經濟適用。
堿性除油處理工作缸的材料取決于情況。室溫下使用的除油劑可以由PP或硬PVC制成。需要加熱的除油劑應采用優質PP或不銹鋼板,并采取保溫措施。不銹鋼加熱器可用于加熱堿性除油液。
返回列表